藉著潛水伴制可使潛水夥伴從此互相交談,互相協助,這也是為了充實潛水活動而形成的體制。因此,決定潛水地點後,在兩人之間,要決定下列各項,需充分加以理解。
1.決定入水,出水的場所及方法。
2.決定在水中潛行的行程。
3.決定多少時間及深度限制。
4.決定手勢記號及其他交流方法。
5.決定在空氣剩下幾公斤時回來。
6.為了不與夥伴分散,決定使用什麼樣的會合技巧。
7.假如離隊,迷失時,決定再會合的程序與方法。
8.決定在發生緊急事態時,如何應付。
接著,在入海以前應互相幫忙穿著,互相檢查器材。其程序是:
1.把裝配完成的BCD空氣筒抬高在同伴的身上,使打住。二人當中,身材高大的那一人先揹住,然後再由另外一人揹住。
2.各自繫住扣子,完成裝備。
3.互相檢查看扣子是否繫住?空氣筒活門是否打開?管線是否糾纏在一起?第二減壓部是否正常*作?剩下多少壓力?這些都檢查好之後,就做出O.K.暗號,然後在潛入海水前,幫忙穿蛙鞋,在海水中,要經常互相保持接觸才行動,潛出海水後,與潛入海水前一樣,要互相幫助卸下器材。
在水中的接觸
入水後,經常和夥伴以近身的距離互相保持接觸,經常必須維持那樣的接觸。因此要記住以下的
注意事項。
1.不脫離夥伴的身旁。
2.移動中並排在夥伴的側面,保持該位置關係。
3.在潛水中改變行程,做航路變更時,一定要獲得夥伴的同意。
4.游泳速度要配合速度較慢的夥伴,彼此不可勉強地進行潛水。
5.透明度不好時,海浪起伏太高時,要具有停止潛水的勇氣。
6.每一次潛水要由誰引導,須事先決定好。
7.先商量目標使每一次的潛水目的一致。
在水中如何順利地和夥伴做接觸?要彼此知道對夥伴的責任,及取決於是否正確地履行做潛水夥伴的任務及安全而有樂趣的潛水,注意這些事項是很重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